从《说文解字》“龙”族字看龙的起源原型

龙的起源初始原型,众说纷纭,至今有蛇说、鳄鱼说、猪说、闪电说,甚至还有树神说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鳄鱼说,但是,每种说法资料都相对简单,多少存在一些问题。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它同样也记录着古代文明,古人的汉字体系是建立在古代先民的文化思想基础之上的,因此,考释汉字的形、音、义以及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人的思想文化,一般而言,声符起标音作用,但是在汉字造字初期,很多汉字的声符也具有表义功能,同一声符表示同一意义,形成同源关系,由此,这个声符也成为一系列同源字的核心成分。对汉字声符的探讨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揭示汉字的文化内涵,让我们更靠近古代文化的深层核心。  本文试图以《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中“龙”族字研究为对象,对《说文》所收录的26个“龙”族字进行剖析,从汉字的角度,考察中国龙的起源原型,认为龙的最初起源原型来自于雷神,试图为龙的起源原型提供一些文字材料方面的佐证。  “龙”族字分析。《说文》中收录了26个“龙”族字,我们对其重新加以分析,发现“龙”的字含有以下几类意义:  (一)具有“鳞虫之长”义的“龙”族字  龙,《说文》:“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童省声。”  龗,《说文》:“龙也,从龙,从龙霝声。”《广韵》:龙也,……山海经曰神名,人面兽身,或作靇,一曰龙名。  ,龙耆柝上。从龙幵声《约注》:盖之言坚也,谓龙背上鬣甚刚坚也。  龖,《说文》:“飞龙也,从二龙。”  珑,《说文》:“祷旱玉,龙文,从玉,从龙,龙亦声。”按:为驱除旱灾向神明祈祷而使用的玉器,上面刻有龙的花纹。  泷,《说文》:“雨泷泷皃。从雨,龙声。”  (二)具有“尊、宠”义的“龙”族字  宠,《说文》:“尊居也。”宠之本义为尊位,引申为一切尊荣之称。  龏:《说文》:“悫也,从廾,龙声。”  (三)具有“高大”义的“龙”族字  庞,《说文》:“高屋也。从广,龙声。”段注:“谓屋之高者也,引申为凡高大之称。”  垄,《说文》:“丘垅也,从土,龙声。”垄指高起的坟墓,故“垄”有高大之义。  陇,《说文》:“天水大阪也。从阝,龙声。”《约注》:“六盘山南段别称陇山,在陇县西北,古称陇阪,亦名陇坻,山高而长,延伸于陕甘边境,山势陡峻,其阪九逥。”  茏,《说文》:“天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