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墨动画是我国的经典动画之作,以我国的水墨画为创作基础。创作者以中国传统的思想情怀作为创作主线,力图保持水墨动画传统的文化情调。中国传统美德和文化精神内涵中的中庸、含蓄、内敛、细腻的特点,在水墨动画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在水墨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融合着中国传统美学的情感表达。 关键词:水墨动画 传统美学 天人合一 动画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陌生的词汇,通俗一点说我们可以把动画理解成为一种幻想性的、趣味性较强的艺术形式,最早这个词来源于西方国家。中国动画上世纪80年代时在国际上曾取得过非常辉煌的成绩,其中又以水墨动画最为突出,而提起水墨动画,大家能联想到的恐怕就只有中国了,水墨动画可以说是中国动画一次伟大的创新,它将中国的水墨艺术引入到动画创作中,那种悠远静穆、灵动缥缈的意境表达和轻灵幽雅的画面使动画影片的艺术格调上升了一个档次,是动画艺术的一次革新。我国的水墨动画最能突显中国的文化韵味。水墨动画的文化也可以说来源于我国的水墨画,中国水墨艺术的发展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早在五代时期就已经有运用水墨艺术来描绘人物的画作,时代发展到明清时期,水墨画发展到顶峰时期。在整个水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个流派,而不同的流派体系中却都能相同地体现出中国人的理念情感。 中国文化讲求天人合一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道家思想的精髓,是构成我国人文美学的基础,也可以说是天地人同构的宇宙观。传统的中国人文宇宙观中就认为宇宙万物与我同物,因此古代大家在进行水墨艺术创作时,真正注重的不是对于景物的写生,而是在创作的时候把自己心灵对于山水的感应情感表达出来。 中国的艺术家感受的是宇宙自然的精神,而西方的艺术家是细腻地考察外在形象,因此这也形成了中国的绘画精神,重在遗貌取神的写意式描绘。在我国各个朝代的水墨山水画中,北宋的风格以写实而闻名,但在其画作之中也能看到画家在细微处所描绘的荒寒朴茂、静寂闲远的景观。在其整体的表达中我们看到的更是一幅大宇宙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深沉静默的气息,传达出艺术家心灵与自然的融合。宋代理学家朱熹就认为“人与实物都是察理为性、察气为形,理也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山水不仅仅是一幅风景,更是我们净化心灵自我升华的对象物。 当水墨山水画发展到南宋时期,整体画面以灵巧婉约的细节描绘为主题,画风也从北宋的朴茂精致转换为空灵通透。南宋山水画的整体画风追求以少胜多,构图多以边角之处为重,整体画面喜欢大面积留白,这留白又包含着更多的内容,在实景的衬托下,这留白可以是空旷的天际,也可以是渺茫的水面,更或是深山的迷雾、白云的缭绕,使无画处皆有景物,这种“计白当黑、以虚代实”?譹?讹的方法表达出空灵闲静的审美意境。 宋人山水画的表达方式很多学者将其称为“无我之境”,这种无我是画家把个人的情感思想放在以天地为中心的大我之中,将自然情感融于造化,与自然相结合,体味自然的千姿百态与生生不息的生命。与宋代山水的无我之境相对应的是元代山水的有我之境,宋人是将自己的小我隐晦于天地山水之中来追求大我的忠实描绘。元人更多追求的是逸笔草之,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天人合一,让人们在外界万物的真理中来寻找真我,也可以以真我的内心来满足自己,不假外求。元人山水以自我为主,通过笔墨来表达自我,以自我来看待万物。 宋元绘画代表着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在其中充满着浓厚的中国哲学文化气息。在水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受到儒、道、释等哲学思想的影响。我国水墨画的发展、兴盛,也多源于老子的“五色令人目盲”的色彩观。老子哲学认为单纯的黑白两色,恬淡闲适,静穆和谐,十分符合道家“虚静”的本质思想。水墨画中的留白又与老子的“知白守黑,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的辩证观念相符合。可以说中国的水墨画就是在黑与白、虚与实之间描绘着宇宙空间和心灵空间的大千世界,是我们中华民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积淀和长期的艺术创作之后,形成的具有很鲜明的民族性的绘画艺术。在水墨艺术中,我们能看到在静穆含蓄、恬淡悠远的水墨世界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哲学精神和审美理念,隐含着艺术创造过程中的人文情怀和人格重塑。从水墨山水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百家的思想融汇,那些看似简单的黑白线条、浓淡相间的几团墨色,却往往道出中国古人认识世界、对于天地间“浑元”之气的追逐,体现出我国人文思想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人生观。 中国的水墨艺术是一种精神性的、表现性的艺术。笔墨的精神也代表了人的精神,代表着画家对于天地万物的体验,意境的诞生在于水与墨之间的渲染、在于黑与白之间的流光转换,中国的画家在创作过程中重于对自然界的生命的表现,营造追求自我与自然的融合,追求精神与形式的统一。在我国的水墨画中,所有的艺术符号都表现出一种审美观“气韵生动”、“形神兼备”。这些审美观都源自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来自我们对于生命文化的认识。 这种在水墨画表现出的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美学精神,正是我们民族文化特性的鲜明体现。水墨动画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动画形式,是由我国传统的水墨画发展出的另一艺术形式,因此在我国水墨动画中的笔墨趣味来源于我国水墨画中的笔墨趣味。可以说水墨动画的发展扩大了我国水墨艺术的表达形式,但在精神情感的表达方面还是继承了水墨画中的笔墨表达与灵感宣泄,以及传统文化对中国人思想情感表达的影响。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积淀,民族存在,传统也就存在。 水墨动画是我国民族动画之中的经典动画之作,是中国动画在国际舞台上最辉煌的一页。它将传统的水墨画应用到动画设计中,打破了以迪士尼风格为代表的平面动画艺术风格,与以往的动画影片不同,在我国水墨动画的创作中,创作者以我国民族传统的思想情怀作为创作主线,在整个作品创作中力求突出水墨艺术元素中的传统文化情调。在水墨动画整体风格的表达中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含蓄、内敛、细腻,审美性和教化性较强,歌颂自然和谐统一的人文精神。 我国的水墨动画在创作时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大家都知道水墨画的特色就在于自然灵动的画面效果、在于线条与墨色渲染中体现出的生命律动,以及水与墨在宣纸上的肆意挥洒,造成了描绘对象的自由性和灵动性。而这种风格要应用在动画创作上,从技术角度来说是致命的弱点,因此我们国家早期的动画作品可以说是高度精简浓缩的艺术,以诗歌创作题材为主,主要在于表现自然和谐统一的人文精神。在以往的水墨动画中,没有对白,单凭画面和音乐来表现内容,以表现自然风情和诗情画意为载体。在我国的水墨动画中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复杂的人物关系,主要在于表现描写细腻动人的人文情感,特别善于表现中国传统美德和民族文化内涵中的中庸、含蓄、内敛、细腻。 在情感表达上更是突出中国人细腻的情感展示,动画片《牧笛》中牧童与牧牛之间相互依偎的深厚情感,《鹿铃》中小女孩与小鹿之间的友谊,《山水情》中师生之间的心意互通,这些都深刻地表现出中国的传统美德和文化精神。从这些水墨动画影片中我们都能感受到水墨艺术的精髓在动画影片中的展现,在影片中以单纯直接的手法来表现这些情感,整体节奏舒缓轻松,不仅表现出水墨画的线条墨色之美,还能对水墨转换为动画后所传达出的人文精神进行很好的表达。我们可以以《牧笛》和《山水情》为例,在以水墨艺术为表达特征的形式下展示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在《牧笛》中我们可以从很多情节中感受到传统美学在影片中的影子,每一个自然场景的描绘都能传达出人们对于自然的热爱。对于竹林的描写:每一棵竹子都可以发出各种美妙的音乐,自然界每一种生物都有着自己与生俱来的灵性,而《山水情》则是运用借喻的方式来进行表达,通过刻画人与山水之间的深刻依恋来渲染师生之情。整个影片的创作中,通过对于山水的水墨渲染来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 从这两部影片中我们能深刻地看出水墨动画对于水墨语言特色的展现,传达出了诗情画意的艺术格调,深刻地体现出了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当观众在欣赏这样优秀的水墨动画作品时,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源自传统艺术审美的一种身心享受。通过这样的艺术审美,可以培养和启迪人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欣赏和认知,其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精神传承的一种极好的教育方式。 注 释: ①竺重光[清]撰:《吴思雷注画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编校:董方晓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