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直播一般指的是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在18时59分57秒发射升空,央视在19时整《新闻联播》开始时,首次以荧屏下方“小视窗”的形式对发射升空的情形进行了直播。在节目快要结束的时候,对嫦娥二号的星箭分离进行了直播。视频直播的独特优势和巨大影响力再次体现了新闻与时俱进,重要新闻第一时间播报的特色。作为对重大新闻事件和突发事件的视频直播,在新闻传播中正在日益得到媒体的重视和观众的热捧。 视频直播通过有线电视系统和互联网系统两条途径进行传播,因其传播的广域性和局域性,带来受众群体地域和文化层次上的不同,而地域和文化层次上的不同又带来了传播效应的不同。2010年8月23日发生的菲律宾人质事件,凤凰台、翡翠台、CNN、BBC、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等国际上许多大媒体都在第一时间对菲律宾这次人质事件进行了视频直播。在香港,由于全港电视都在直播现场画面,不少市民观看到菲律宾特警进攻旅游大巴,枪手被击毙,尸体挂在巴士破损的前门上及事后死伤者被抬出旅游大巴的“恐怖”过程,很多人当场掩面痛哭。而在菲律宾人质事件现场,由于旅游大巴上有电视机,凶手门多萨不仅从电视上看到警方的动向和部署,更看到其弟弟被逮捕、总统府发言人称“不向暴力屈服”等信息,摸清了政府底牌,情绪发生很大波动,作为一名视频直播的观众,门多萨的心理随着视频直播的进展而涌动,从而导致原本有和平解决可能的事件演变成一场悲剧。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公开表示,电视直播导致歹徒门多萨对菲律宾特警的意图和部署了如指掌,给解救行动平添了诸多麻烦。英国天空电视台认为,与其说菲律宾当局恼火的是电视直播坏了解救大计,不如说是直播让全世界一下子看到了菲律宾特警和政府的无能,让其家丑外扬。难怪有媒体称:现场直播考验国家形象。 近些年来,电视和网络的视频直播越来越频繁。一个国家如能充分、客观地展示全面的信息,也会得到国际社会的好评。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央视充分利用奥运品牌资源和东道主优势,全方位、多渠道地实现传播效益最大化。央视共投入了7个频道,包括CCTV-1、CCTV-2、CCTV-5(奥运频道)、CCTV-7(赛事精编频道)、CCTV-高清以及足球、网球两个付费频道报道北京奥运会,播出时间达3000小时以上,比2004年雅典奥运会转播时间多2000多小时。其中CCTV-5(奥运频道)24小时现场直播奥运赛事。 2008年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和2010年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中,由于央视、四川卫视、甘肃卫视及时全面披露信息,对灾难现场进行视频直播,让国际社会和国内观众及时掌握信息,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在5月12日的14时28分,央视除了在15时播出的新闻频道正点新闻头条报道了地震消息外,16时便推出了直播特别节目《突发事件·关注汶川地震》和《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从5月12日22时起,为了保障直播的顺畅,新闻频道所有常规节目全部停止,全面关注抗震救灾,综合频道第一次一直使用滚动式的新闻字幕播出新闻信息。央视的特派记者也分批次进入灾区,为直播提供了最为直接的保障。那一晚,多少中国观众守候在电视机前,牵挂着千里之外那些挣扎在生死一线间的骨肉同胞。央视行动的迅速争取到舆论的主动,信息的公开和透明也赢得了广大受众的赞誉。 关注民生、关注民情、关注民意,视频直播为民众服务,就会赢得越来越多的不同层次的受众群体。从四川汶川大地震开始我们国家首次对在自然灾害中的遇难者举行全国性的哀悼仪式,在全国哀悼日期间,央视CCTV-1、CCTV-2、CCTV-3、CCTV-4(包括北美、欧洲等频道)、CCTV-5、CCTV-6、CCTV-7、CCTV-8、CCTV-9、CCTV-10、CCTV-11、CCTV-12、CCTV少儿、CCTV音乐等频道,从哀悼日当天零点开始,转入CCTV新闻频道的信号,与CCTV新闻频道并机直播对汶川、玉树、舟曲自然灾害遇难同胞的哀悼活动,而各省的卫视频道也同时转入CCTV新闻频道的信号。 央视春运视频直播是又一档关注民生的重磅节目。每年春运期间,国内的人员流动保持在2亿左右,春运已不仅是铁路、公路、民航部门关注的事情了,而是全民所关心的一件大事。探亲、旅游、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是春运期间的主要人流,尤其是外出打工的民工流。CCTV新闻频道联手郑州、武昌、广州、南昌、成都等民工流动量大的地区省级卫视频道,对春运民工流动进行动态的视频直播,可以说是抓住了春运的脉搏,其受众群体的数量是不言而喻的,传播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 地方媒体在视频直播方面也不惜人力财力的巨大投入。如河南电视台的9套节目均有视频直播节目。2010年8月2日开播的河南新闻频道,将民生频道的《民生大参考》、公共频道的《DV观察》以及《河南新闻》等几档强势新闻栏目集中到新闻频道,其中《中原快报》更是以直播的方式播出,从而实现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报道河南的大事、喜事、要事,第一渠道、第一形象关注民生、民情、民意的频道宗旨。 河南电视台近年不断推出的一系列大型视频直播节目得到业内人士和受众群体的赞许,比如2008中部投资洽谈会开幕晚会直播、郑开国际马拉松赛直播、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曹操高陵1号墓发掘情况直播等。 政府部门、学校局域性的视频直播也越来越多,全国人大常委会2006年4月29日上午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便第一次使用视频会议系统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视频直播常委会会议。以郑州大学为例,郑州大学新闻中心多次运用视频直播来宣传郑大。2004年2月27日是郑州大学发展历史上一个大喜的日子,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郑州大学协议签字仪式在郑大新校区正式签署,郑州大学成为全国第一所省部共建的地方性大学。这在河南乃至全国高校都是一件大事,郑州大学新闻中心组织学校有线电视台和网络中心对签字仪式进行了视频直播,视频直播使郑州大学学子和关心河南教育事业的观众第一时间通过郑州大学校园网了解了这一事件,共享了信息资源和喜悦。又如2010年7月10日,郑州大学迎来了合校十周年纪念,学校隆重召开庆祝合校十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教育部、河南省委,省政府发来贺信。郑州大学有线电视台对纪念大会进行了视频直播,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近年出现的网络电视将电视机、个人电脑及手持设备作为显示终端,通过机顶盒或计算机接入宽带网络,实现数字电视、互动电视等服务,改变了以往被动的电视观看模式,实现了电视以网络为基础按需观看、随看随停的便捷方式。中国网络电视台不仅有央视的节目,也涵盖了各地方卫视的节目,河南电视台的门户网站大象网也在朝着河南电视台9套节目全天同步直播的目标努力,这样,河南不但弥补了一个省只能有一个频道上星的资源短缺,而且为河南电视台各频道电视节目的传播开辟了新的渠道,拓展了受众群体。 视频直播的传播效应是由视频直播的内容来决定的。关注民生、关注民情、关注民意及重大新闻事件和突发事件,是视频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教育技术中心) 编校:赵 亮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