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河北境内先后建立了张家口(晋察冀)、邯郸、承德、唐山等新华广播电台、保定人民广播电台等数座人民广播电台。其中,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和邯郸新华广播电台是解放区开办较早、规模较大的电台,同随后转移到河北的延安(陕北)台一起,发出了人民广播的最强音。在解放战争的战火和硝烟中,河北地区成为人民广播事业的核心区域,在红色广播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解放战争时期河北地区人民广播①的概况 张家口(晋察冀)新华广播电台。抗日战争后期,晋察冀人民武装解放张家口,接管了伪蒙疆放送局和东南郊的宁远发射台,在此基础上,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这是继延安台之后山海关内建立的第二座解放区广播电台,这一天是1945年8月24日。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的呼号是“XGNC”,开始曲为《开路先锋》,结束曲为《大路歌》。广播内容除国内外重要新闻、述评和通讯外,还有报道党政军生活和斗争的节目,宣传党的政策,反映群众呼声,邀请党政军负责同志和各界人士到电台作专题演讲。张家口台的宣传工作早期由新华社晋察冀支社领导,1945年9月改由晋察冀日报社领导,台长张庆泰。1946年10月10日,张家口台转移到河北省阜平县栗园庄,并于1947年初复播,改名“晋察冀新华广播电台”。1948年夏,并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全部人员和设备迁到西柏坡。 邯郸新华广播电台。邯郸新华广播电台于1946年9月1日在河北邯郸涉县开播,呼号XGHT。该台拥有两部发射机,短波波长49米,6120千周;中波波长240米,1250千周,每天上午和晚上各播音一次。开播当天播放了中共中央的声明、晋冀鲁豫中央局的号召、民主建国军高树勋总司令在起义前发出的反内战通电等内容。邯郸新华广播电台的节目时间不断增加,内容也不断丰富。1946年10月15日停播,修整改装机器,加强功率并于12月15日恢复播音。通过整修和调整,取消了中波,改为49.2米,6096千周一个频率,发射功率为500瓦。到1947年9月5日,每天播音6个半小时,转播延安台的节目3个小时。1947年3月29日,邯郸台接替受敌机袭击的陕北台,使陕北台的红色电波一天也没有中断,党中央的声音从太行山传向中国大地。新华社临时总社和原陕北台人员先后来到涉县后,邯郸新华广播电台正式分为两个台,一台是陕北台,二台是邯郸台。一个台址传出两个台的声音,这在人民广播史上是个特例。1949年1月,邯郸台停止广播,人员北上平山,准备迎接新的任务。 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涉县、平山时期)。从1947年3月29日到1949年3月25日,两年时间里,“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呼号从燕赵大地发出,传遍全国。这两年里,陕北台又经历了一次转移,从河北涉县到河北平山留下了陕北台的足迹。1947年3月28日中午,瓦窑堡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接到中央命令当晚撤离。29日,邯郸广播电台接替陕北台进行播音。从此,“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在沙河村一直播音到1948年5月23日。 1947年4月到6月间,原陕北台工作2AsGBX8YTR/N45K4SX/ZxQ==人员分两批先后来到沙河村。新闻稿由附近的新华社临时总社供给。社论、评论、公告等由新华社陕北总社发到临时总社,然后再向全国播发。广播时间是每天18时到20时共两个小时。其中,介绍放下武器的蒋军军官情况(30分钟)、记录新闻(30分钟),节目之间插播唱片5分钟。 1948年5月,太行山区的陕北新华广播电台迁到西柏坡附近,回到党中央身边。陕北台编辑部,先后设在陈家峪、韩家峪、通家口。发射台和播音室在张胡庄。平山时期的陕北台广播,5月到9月是在张胡庄发出的,10月份以后,播音室设在井陉窟窿峰,发射台建在天户村的大功率新台。 承德新华广播电台。承德新华广播电台于1946年4月30日建成试播,5月20日正式播音,呼号为XGCT,发射功率15瓦,波长234.37米,频率1280千周,T形天线高80米。同年7月15日改用250瓦功率发射,波长250米,频率1200千周。承德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每天两次播音,全天播出6小时,除转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节目外,自办的有新闻报道、时事政治讲述、地方新闻、音乐唱片、商业行情和记录新闻等节目。1946年7月15日起改为每天播6小时30分。 1946年8月,国民党军队攻占承德,8月下旬承德新华广播电台停止播音,奉命转移,电台职工携带大部分设备于1947年2月到达齐齐哈尔,并入西满新华广播电台,培训干部,改装机器设备。同年11月,承德台职工携机器设备回到赤峰,筹建冀察热辽新华广播电台。1948年5月26日,在建成试播过程中,国民党军队派飞机轰炸赤峰,电台奉命停止播音,撤到水泉待命。 解放战争时期河北地区人民广播的历史意义 解放战争时期的河北地区人民广播电台,在宣传中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争取和平,反对内战”,宣传了共产党的和平、民主、团结的主张,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准备内战的阴谋,并积极宣传、维护、贯彻政协决议,同美蒋反动派的阴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同时,广播电台也用生动活泼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向人民群众介绍了解放区的创建、发展以及解放区建设等情况,让人民群众进一步认识了解放区,鼓舞了国统区人民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 为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了宣传上的准备。解放战争时期的河北地区人民广播紧密配合战争进行及时准确的报道,并在战争时期克服重重困难,力争不间断地进行广播宣传,为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了充分的宣传准备。 解放战争时期,随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开展和各大战场势如破竹的胜利,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紧密配合解放战争,进行了大量政治和军事宣传。上海、南京、重庆、台湾等地的党员冒着生命危险,抄收新华广播电台播发的最新战报,连夜印成传单,在学校、在工厂传递,在城市大街小巷张贴,在整个国统区传播。中国人民在红色广播的凯歌高奏中,迎来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的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坚持“立足本区,面向全国”的宣传方针,出色地完成了反映本区实际工作和转播延安台节目的任务。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陕北地区面临军事威胁,中共中央致电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解放区,要求选择建立“第二线电台”的地址,设立后备电台,一旦“一线”不能广播,即由“二线电台”接替。 在解放战争的历史转折时期,邯郸新华广播电台接替陕北台播音,确保了党中央的声音没有中断一天,发出了解放战争中红色广播的最强音。邯郸新华广播电台,作为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人民电台,虽然只有两年半的播音时间,但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瓦解敌军、鼓舞军民的巨大作用。 为新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进行与国民党的军事斗争的同时,也展开了各项事业的建设工作。其中,宣传事业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报纸、杂志、广播等都有所发展,广播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河北地区人民广播的发展为新中国成立后广播事业的开展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涉县和平山时期的发展,不管在广播事业的人员储备上,还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上都有巨大的进步。这为延安台进入北平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和中央广播电台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如果没有在涉县,尤其是平山时期的事业发展作为基础,进城后的广播电台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适应新环境的广播宣传需要。 在解放战争时期,河北地区相继建立的广播电台,基本上都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广播的主力军,无论是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邯郸新华广播电台,还是承德新华广播电台、唐山新华广播电台,都是河北省广播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河北省广播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打下了基础。1945年,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编播力量进一步加强,从报社和新华社抽调人员,韩劲草、丁一岚、黄金声、王仁德等参加广播工作。组织机构亦得到完善,设置了广播编辑科、播音科、工务科、总务科等部门。这些人员和机构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广播事业的核心部分,在以后的事业发展中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59年5月1日在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基础上成立的邯郸人民广播电台,目前已经拥有新闻综合广播、经济文艺广播,节目全部使用数字音频工作站录制播出,每天播出各类节目91个小时,是晋、冀、鲁、豫接壤地区覆盖面积最大的广播电台。可以说,没有解放战争时期河北地区人民广播事业的发展,今天的我国广播事业的繁荣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奋斗。 有利于新中国广播理论和广播业务的发展。解放战争时期河北地区人民广播总的宣传方针是:“立足本区,面向全国。”这是由邯郸新华广播电台提出来的,但是也适用于河北地区其他的人民广播电台。“立足本区”反映在加强本地报道之上,即通过本解放区新闻、通讯、社论、文告、综合报道和典型报道等形式,宣传本地的民主政治、军民生活,创办了一系列以解放区军民为主要对象的专题节目。“面向全国”主要落实在转播延安台的节目,这些节目具有全国的适用性,宣传中共中央的政策、方针、指示,报道解放战争的形势和进展。另外河北地区的各人民广播电台还开办了一些针对国统区人民、国民党军队的广播节目,这也体现了面向全国的特点。当陕北台在太行山区开始播音之后,这种面向全国的特点就更加突出了,此时太行山中的广播台承担着向全世界传播中共中央声音的任务,河北地区的人民广播尤其是陕北台的广播具有中央广播的性质。 为了能更好地进行地方和全国并重的宣传工作,广播电台进行了技术上的改革,如邯郸台就在1947年4月总结了口播编辑技术和播音技术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在不断探索和总结中得出来的,也是广播业务进步的一大体现。除了技术上的进步外,河北地区人民广播还完善了宣传的具体业务要求,如在面向全国的广播中,为了加强对华南地区和海外华侨的广播宣传,1946年9月20日,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曾举办广州话广播,调冯培同志播音,到10月10日电台转移出张家口结束。这些广播业务的发展,对我们现今的广播业务也会有借鉴意义。 解放战争时期的河北地区人民广播还注重广播评论的发展。广播评论在战争时期发挥了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同时也造就了广播受人尊重的UoPqYUr8iET884OUBfQ9uQ==形象,在体现广播特色、提高节目质量、吸引受众等方面意义非凡。 优秀品质和优良传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解放战争时期河北地区人民广播发挥了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的优秀品质,并给我们留下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这是我们现在新闻工作和新闻工作者应该继承和发扬的。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广播的发展大都是在艰苦的条件下,靠着一代广播人不懈努力奋斗的结果。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品质,也是战争时期的优秀遗产。在今天竞争激烈、媒体融合势不可挡的情形下,我们的媒体只有发挥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才能迎接新的挑战,在竞争的大潮中处于不败之地。(本文为2010年度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解放战争时期河北地区人民广播研究”,课题编号:S2010607结项成果) 注 释: ①解放战争时期指从抗日战争胜利到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即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河北地区人民广播主要指在河北地区创办或播音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广播电台,在解放战争时期基本上都称为“新华广播电台”或“人民广播电台”。 参考文献: 1.赵玉明:《中国解放区广播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2.河北省广播电视厅史志编委会编:河北省解放区广播史料之《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回忆录》、《张家口(晋察冀)新华广播电台回忆录》,1988年,1989年。 3.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北省志·新闻志》,中华书局,1995年版。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编校:赵 亮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